分类:机构资讯

艺象万千展暨学术论文发表

艺象万千展暨学术论文发表,将于2023年3月22日到27日在日本京都京资美术馆展出,由国际策展人张雨晴教授策展、日本NPO法人艺象万千文化教育学院、长流美术馆、袁金塔当代美术馆、长美艺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邀请台湾、韩国、中国共计10位艺术家展出,作品50余件内容丰富、精彩可期。

同时举办学术研讨会,他们不但擅长艺术创作,也精于理论专研,大都任教于大学学有专精,将就『当代艺术的跨域整合与区域特色』发表文章,探讨当代艺术在历史、文化、社会中的发展脉络,如何跨越不同地域、民族、国家而创造新艺术。

展出的十位艺术家是:袁金塔、游守中、张炳煌、庄连东、苏峰男、林振龙、金秀吉、安永灿、李旻汉、毛岱宗。就创作媒材而言:有水墨(苏峰男、李旻汉)、油画(毛岱宗、游守中、安英灿)、水墨综合媒材(金秀吉、袁金塔、庄连东)、书法(张炳煌)、陶瓷(林振龙);就表现风格言言:有苏峰男、毛岱宗、李旻汉的自然景物写生创作;有袁金塔生态关怀,幻想创作;有金秀吉、林振龙、安英灿的抽象结构几何创作;有张炳煌的行草书法创作。

这十位艺术家都是一实之选,各领域的杰出艺术家,是一次深具意义的国际艺术学院展出。

东洋の至宝集粹特展

长流美术馆于日本当地时间2月21日,即将在东亚首屈一指的东京都美术馆盛大展出-东洋の至宝集粹特展,展出台湾长流美术馆五十年来,所陆续收藏的日本藏家旧藏的中日国宝级画家作品,并从上百件名品中,精选推荐之作。

本展由国际策展人、长流当代美术馆馆长张雨晴教授策展,日本NPO法人艺象万千文化教育学院主办,中华力扬国际文经交流协会协办之长流美术馆五十周年收藏展,内容有日本书画大家,圆山应举、川合玉堂、桥本关雪、伊东深水、石川钦一郎等三十位名家,以及中国至宝-吴昌硕,六尺丈二日式屏风一对、齐白石、傅抱石、张大千、徐悲鸿、黄宾虹等多幅大师精品, 让参观者饱览世纪难得大作。

长流美术馆为国际知名的台湾私人艺术机构,所收藏作品精致丰富,宏跨古今中西,除了传统书画,也涉及西方绘画、版画、雕塑,所藏历代古文物,唐、宋、元、明、清等各朝官窑瓷器; 青铜器、红山、良渚文化、夏商周、春秋战国、两汉等高古玉器; 此外家具、鎏金佛、牙、角、竹木等杂项、不计其数,还有邮票、钱币、封钞、古契约、古籍善本、碑帖等等,总数高达十万件之上,因此成为国际收藏家,及各海内外拍卖公司寻宝征集必访胜地。

东洋の至宝集粹特展,在东京都美术馆展出的消息传出以后,惊动日本文艺及收藏界,很多人蜂拥着想去一探风采,这也是东京都美术馆开馆以来的创举,相信在这一周的展期中,必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力。

艺象万千与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艺象万千与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展海外高校合作项目。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本科层次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设有财务与金融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创意艺术学院、信息学院4个二级教学单位32个本科专业涵盖6个学科门类。与国际合作院校共同开发近30门国际课程,与全球57所海外高校实现了课程对接和学分互认,有7个海外实践教学基地。

京都市京セラ美术馆著名艺术家共同展

艺坛盛传:艺术家毕生梦寐以求一展风华的日本京都最负盛名的艺术殿堂——京都市立美术馆即将展出十六位当代华人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未展已造成文化艺术界高度的重视。

艺术文化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宝贵结晶,也是国际共通的语言,艺文工作者更是民族文化的创作者。为了向艺文界致敬并鼓励艺文工作者发表创作。由主催日本京都市京セラ美术馆、日本NPO艺象万千文化教育学院及大阪市立美术馆与台湾长流美术馆台北馆、台湾长美艺术股份有限公司、财团法人袁金塔文化基金会、中华力扬国际文经交流协会、日本方由大阪府、京都府、大阪市、京都市、河内长野市、富田林市、三木市、吹田市、守口市、界市、神户市等各府市市长、教育委员会、京都新闻社、大阪文化团体连合会、产经学园、高根研究所、大阪市国际交流センター、京都市国际交流センター、河内长野市国际交流センター、日本六古窑现代名陶馆等单位共同举办「艺象万千国际艺术名家大展」,期能加强各国艺术家之间的观摩、互动、交流,深化艺术创作的沟通与分享。并加强NGO及INGO和NPO之间友好合作,提高艺文事业之整体竞争力,发挥艺术创作者之软实力及提升艺术家之国际能见度。

▲艺术家毕生梦寐以求一展风华的日本京都最负盛名的艺术殿堂——京都市立美术馆即将展出十六位当代华人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未展已造成文化艺术界高度的重视。(图/长美艺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本次国际交流展活动展览档期:

展览地址:京都市セラ美术馆(京都市左京冈崎最胜寺町|3冈崎公园内)

展览时间:2022年3月22日(二)〜3月27日(日)」

本次国际交流展出展作家:

袁金塔、游守中、吴柳、许宾香、陆承石、简志雄、孟昭光、石小墨、周姿廷、范姜明华、青木(黄敏钦)、黄秋燕、彭琼莹、简品淑、曾成聪、张义明

本项国际交流展预计展出艺术家平面、西画、水彩、水墨(含书法)、立体雕塑、陶艺等作品近百件。由总策展顾问台湾长流当代美术馆馆长张雨晴教授与执行顾问艺象万千全球召集人袁金塔教授、台湾召集人游守中教授共同执行,相信透过本次活动必能增加艺术家们的国际知名度,更促进艺术品及艺术创作的国际流通。并计划今后每年度持续于东京都美术馆、京都市立美术馆及大阪市立美术馆,订期巡回展出,欢迎国内外美术馆、学校、画会、协会、机关团体、画廊、经纪人、代理商、艺术家及艺术工作者等各界,共同参与指导,共创国际艺术交流与拓展亚洲艺术市场新荣景。

袁金塔水墨纸浆多媒材作品展

新年新气象。一开春,「袁金塔水墨纸浆多媒材作品展」,将于2022年2月20在日本东京都美术馆展出,由国际策展人张雨晴策划,共展出作品40余件,精彩可期。

本次策展主题是呈现袁金塔在当代水墨艺术上的创新:

(一)在表现内容上涉及的议题有自然资源保护,气候改变,社会结构变迁,多元文化,性别(两性)问题,科技与数位时代,还有新材料的实验与动态组合,以及经济开发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在形式媒材技法上,则让水墨与多媒材(复合性材)组合,综合应用,扩大其表现领域,并将平面的水墨绘画拓展到立体与空间装置。因此,不论其表现内容或形式技法,都使他的作品,风格独具,成一家之言。使作品更完美的融入当代社会普罗大众的生活中,引起共鸣,获得广大的回响,成为杰出的国际级艺术家。

这次展出作品系列有

(一)生态关怀,旨在唤醒人们爱护小生命。如作品「团圆」(瓢虫)、「叶蝶」、「猫头鹰」。

(二)当代社会省思:1.性别议题,旨在反讽社会的物化与消费女性。如作品「粉猫」「书中自有颜如玉」。2.食安问题,旨在暗讽功利社会为了获利,牺牲民众健康。如作品「新神农本草经」「茶经」。3.政治议题,旨在凸显人性的贪婪、谎言、好斗、争权夺利。如作品「算计」(离骚、野百合、太阳花)讽刺政治人物以植物、花、草、木隐喻象征爱国意识、情操及其尔虞我诈。又如作品「灰飞烟灭」(二二八)「台湾鱼-漂泊的命运」等。

质言之,袁金塔此次展出作品,是他创作50年中部份代表作,希望与大家分享。

跨媒材藝術大師袁金塔《跨文化.多媒材作品展》12/7開展

由彰化县立美术馆主办,日本NPO法人艺象万千文化教育学院、长流美术馆、长美艺术公司、财团法人袁金塔文化基金会、北京爱微藏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协办的袁金塔《跨文化.多媒材作品展》将于110/12/7至111/1/2在彰化县立美术馆展出,12/11将举行开幕活动。

跨媒材藝術大師袁金塔《跨文化.多媒材作品展》12/7開展

袁金塔教授于1949年生于彰化员林,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毕,美国纽约市立大学美术研究所硕士学位(M.F.A.);曾任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主任、所长,现任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美术学系名誉教授、袁金塔文化基金会董事长、袁金塔当代美术馆馆长。

袁金塔曾获奖多次,国内外个展90余次(国内60,国外32),作品广为世界各美术馆典藏:美国旧金山亚州艺术博物馆、法国尼斯亚州艺术博物馆、亚维农沃兰博物馆,法国国家图书馆、日本京都文化博物馆、葡萄牙东方博物馆、北京中国美术馆、澳州白兔美术馆…等。作品在苏富比、佳士得拍卖。出版论文、书,画册等计29本。

他曾任全省美展、台北奖、高雄奖、公共艺术、广播电视金钟奖等评审委员及台北市立美术馆、国立台湾美术馆、高雄市立美术馆、宜兰文化局、莺歌陶瓷博物馆典藏委员。

展出水墨、纸浆、油画、陶瓷……等多媒材、平面、立体装置作品。这次有很多大幅巨作,如:《解构年代》、《清明时节图》、《阴错阳差》等长卷作品,长度均为十公尺以上,另外《茶事》、《本草纲目》、《离骚》等装置作品也非常巨大,这些作品是作者对当代社会的省思,以反讽、幽默手法呈现,不只令人莞尔一笑,更突显人性弱点与时代变迁的深层意义。

跨文化是跨越不同地域、民族、国家(政体)、界线的文化。其本质是改变传统文化,创造新文化。多媒材(综合媒材或复合媒材,Mixed media)是一种混合运用多种材料的创作方式。

当代艺术的特色是全球性,关注环境与自然资源的保护、气候改变、社会结构变迁、文化多元化、性别议题、科技与数位时代、还有新材料的实验和动态组合、以及经济开发带来的负面影响。我的作品《观日》是探讨生态问题、基因改造,如复制羊的概念,我把鸟类羽毛与昆虫螳螂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新的生命。作品《阴错阳差》是探讨性别、情色议题。

古籍新诠是以古讽今,以古籍为文本,我以图象、水墨、纸浆、陶瓷、现成物、空间装置来诠释当代社会,突显人性里的爱恨、好色、斗性、争权夺利…等。这个系列有诗经、山海经、茶经、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离骚。诗经是呈现男欢女爱;山海经是阐述神怪异兽的奇幻魔力;茶经是演译茶文化:茶之源、茶之具、茶之造、茶之器、茶之煮、茶之饮、茶之事、茶之出…等。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是探讨养身与反思食安问题。

(文图/财团法人袁金塔文化基金会)

艺象万千国际艺术名家大展作品征集

艺象万千国际艺术名家大展

作品征集

日本 NPO 法人艺象万千文化教育学院主办

东京都美术馆、京都市美术馆、大阪市立美术馆举办各一档展览

展览档期安排


(一)大阪市立美术馆—第四展示厅

➢展期:2022年3月8日(二)-3月13日(日)

➢地址:大阪市天王四区茶臼山町1-82

(二)京都市美术馆

➢展期:2022年3月22日(二)-3月27日(日)

➢地址:京都市左京区冈崎最胜寺町13冈崎公园内

(三)东京都美术馆—ギャラリ-B

➢展期:2022年2月20日(日)-2月27日(日)

➢地址:东京都台东区上也公园8-36

本档期大会已受理举办袁金塔当代美术馆【袁金塔馆长个展】(征集已终止)

展览征集作品规格(须经大会审核):


➢西画:油画、水彩皆可,每件30号以内

➢水墨(含书法):每件3-5才

➢雕塑、陶艺:长宽限60cm以内(如需租用台座,费用另计)

展览费用:


艺术家可参展1-5件作品      单位:人民币
美术馆 第1件 第2件 第3件 第4件 第5件
东京都美术馆 9300 8370 7440 6510 5580
京都美术馆 8200 7380 6560 5740 4920
大阪美术馆 7000 6300 5600 4900 4200
注:同一名艺术家享第二件9折、第三件8折、第四件7折、第五件6折优惠。*运费自理

 *欧洲、日本等其他国家以报名汇款日之汇率计算

艺象万千负责内容:


➢大会负责展品在日本境内之运输安排及布、撤展。

➢大展编印精美画册、名人序文,参展者每件作品刊登一页,并赠送画册一本。

➢于艺象万千网络艺术展览馆及台湾长流当代网络展览馆同步展出、销售。

➢媒体宣传:分别于日本、台湾、中国大陆做媒体宣传。例:大陆有艺术类网站及自媒体平台…

➢参展证书:A.日本 NPO 法人艺象万千文化教育学院

                       B.台湾『长流当代网络展览馆』

                       C.大陆『艺象万千网络艺术展览馆』

报名方式:


➢邮箱:1590278315@qq.com   ➢微信:iweicang01

➢联系电话:010-87775234    ➢联系人:王女士、孙先生  

欢迎留言

欢迎留言

 
 
 
 
 
* 为必填项
邮箱不会被公开
您的留言必须经过我们的审核才会显示
3 entries.
玉竹 玉竹 wrote on 2022年2月17日 at 下午4:01:
在这报名?
李葡萄 李葡萄 wrote on 2022年1月21日 at 下午2:00:
很好的活动
姚雅靜 姚雅靜 wrote on 2020年10月13日 at 上午2:12:
您好, 我正在Savannah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 讀 珠寶設計 M.F.A。 請問如何才能成為你們的會員? 感謝

简志雄台东都兰山画院讲座:“艺术文化、创意分享 —新孔版画的製作”

艺象万千简志雄工作室应前台东大学艺术学院林永发院长之邀,前往都兰山画院讲座如何以新孔版製作卡片、年曆作为艺术文化的创意分享。
现任加拿大🇨🇦中华文化总会理事、儿童艺术文教基金会董事长的简志雄是艺术家更是艺术教育的推广者,数十年来致力于艺术创作与教育。由于喜爱版画之艺术生活化与乐于分享,70年代即加入日本新孔版协会,曾任该协会台湾分会会长并参加该协会的国际展获铜牌奖。80年代多次前往日本学习,发现素描新孔版画,以铅笔线描即可製版,快速印出分享,非常适合各年龄层教学、节庆活动与艺术家创作分享,特引进到台湾多年,目前由台湾翰轩文教开发推广。
本次都兰山画院艺文活动在11月21日(六)下午2:00-5:00于东海岸面临太平洋的潮音小筑邀办理,数十位台东艺文人士在山海涛声里共聚一堂,交流切磋,将是一场“创意无限、乐在分享”的艺术飨宴!

艺术生活化的“素描新孔版画”易于创作与分享- –
“港都启航”简志雄为世界儿童画展在温哥华巡迴展製作分享的作品

都兰山画院由前台东大学艺术学院林永发院长主持

DBC国际设计师专访

Everything has changed in 2020. The world has turned upside-down by a globe pandemic. What do we do? As a jeweller, what can we do in this ‘magic’ 2020?

 

2020年,一场全球性的流行病打乱了平静的生活。当一切开始回归正轨,一些国际首饰艺术家们用创作展现了他们对世界的看法,对未来的期望。

 

As curator and art director Herman Sun said ‘We are living in different areas around the world, but we do believe jewellery. I believe contemporary art jewellery sometimes was more than jewellery itself, it is a powerful spirit more than the objects.’ 

 

策展人兼艺术总监Herman Sun孙浩洋说:“我们生活在世界各地,但我们相信首饰艺术。我相信,当代艺术首饰有时不仅仅是首饰本身,它更多在于被寄托其中的精神力量。

 

 

Under this concept, we start this project. We invite contemporary jewellers around the world film their professional practice and edit into a documentary. The video will be showen during the Beijing Design Week 2020, which is also the 600 years’ birthday of Temple of Heaven (Est.1420) and the final stop of the Growth & Evolution International Jewellery Exhibition. (It also available on: www.dbc.red/)

 

在这个概念下,我们开始了这个项目。我们邀请世界各地的当代首饰艺术家拍摄他们的作品及其创作过程,并剪辑成纪录片。该视频将在2020年北京设计周期间的DBC国际设计师空间的媒体展厅播放展示。

 

Participating artists are the following:

参展艺术家:

Mabel Pena

Maja Houtman

Agnès WO

Into Niilo

Nadejda Policarpova

Supavee Sirinkraporn

Khajornsak Nakpan

Daniel Von Weinberger

Tamara Zecevic

Agostina Laurenzano

Lodie Kardouss

Mette Olsen & Tinne Delfs

Mohsen Amini

Wiebke Pandikow

Qianwen Lu

Fabiana Gadano

Isabelle Carpentier

Juanjo García Martín

 

“My Way” — Daniel Von Wein berger

 

Mabel Pena rowing along the Tigre River Delta

 

“Jewelry art from recycled plastic bags” — Wiebke Pandikow

 

A documentary about contemporary jewellery broadcasts to the public is unprecedented in China. And yet every video we receive is a unique and complete project from all talents. It puts a lot of pressure on me as the producer to bring all them together in a single film. 

向公众放映一部关于当代艺术首饰的纪录片,这在中国是前所未有的。我们收到的每一个视频都是来自国际当代艺术首饰界出色人才的独一无二的高完成度的作品。作为制片人,要把所有这些元素都集中在一部影片里,这给了我很大的压力。

 

Instead of just showcasing the work itself I concentrate on revealing the practicing process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I hope it can mak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what is contemporary art jewellery for our audiences. I also invite a young music talent(Chuan Luo) create this water like music for this project.

我着力于从作品最初的形态揭示它的创作过程,而不仅仅是展示作品本身。我希望这部纪录片能让我们的观众更好地了解什么是当代艺术首饰。为此,我还邀请了一位年轻的音乐天才(Chuan Luo)为这个项目创作了这首行云流水般的配乐。

 

Every project starts from somewhere. It may be meandering in an anonymous alley or a rowing experience along the river delta. From tides to trees, from rock to metal, artists extract fragments of memory and cutting into the new jewels to be seen.

每一件作品都来自一个灵感的火花。它可能迸发于在一条无名小巷中漫步时,或者是在三角洲划船时。从潮汐到树木,从岩石到金属,艺术家们提取记忆的碎片,切割成富有新意的首饰供人欣赏。

 

There are pearls made from books, rocks created by chemistry formula, necklaces comprehend with the human body, they are voices from every artist. Their voices for the hope and future.

有由书本制成的珍珠,由化学公式合成的石头,由模拟的人体部件组成的项链,这些都是来自艺术家们的声音,表达了他们对未来的期待。

 

—— Producer 解隽

 

biodegradable brooch by Agostina Laurenzano

 

book make pearl necklaces by Mette Olsen & Tinne Delfs

 

performing arts and jewelry by Lodie Kardouss

 

“The theme ‘Hope & Future’ is as old as humanity. It immediately reminded me of Pandora’s box, her curiosity let disasters escape and spread over the earth, but hope remains in the box. My brooch grew in my hands, branching gently outward and billowing back in, curious about the future of the world.”

“ ‘希望与未来’的主题和人类历史一样古老。这让我立刻想到了潘多拉的盒子,她的好奇心使灾难在地球上肆虐,但盒子里还藏着希望。我的胸针在我的手中长大,轻轻地向外分支,然后又向内翻腾,对世界的未来充满好奇。”

 

——Maja Houtman

 

“Hope” — Maja Houtman

 

“ ‘Anattata’ means everything is non-existent, like the two sides of the Möbius strip, but there actually is no separation; ‘hope’ and ‘future’ are not distinct and together form our beings.”

“ ‘Anattata’是‘不存在’的意思,就像莫比乌斯环的两边一样,但实际上并没有分离;‘希望’和‘未来’并不是泾渭分明的,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的存在。”

 

——Supavee Sirinkraporn

 

drawing by Supavee Sirinkraporn

 

“ The reason I’m in love with contemporary art jewellery is that it’s jewellery but also more than just jewellery. A small decoration on the body but contain strong power, special meaning and unique story. ”

“ 我喜欢当代艺术首饰的原因在于,作为首饰,它不仅仅是装饰品。一件佩戴在身上的当代艺术首饰蕴含着强大的力量、特殊的意义和独特的故事。”

 

“The use of transformed PET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into jewelry pieces is an attempt to reflect on current values concerning environmental care and the consequent quality of life.”

“ 我使用回收再造的PET制作首饰,是出于‘对当前的环境保护就是在提升未来的生活质量’的观点的反思与尝试。

 

—— Fabiana Gadano 

 

Fabiana Gadano  in her studio

 

“For me, making contemporary jewelry is like a small liberation, it is taking out all those demons that one carries inside, because throughout our experiences, because life is not wonderful, life really is a feeling, a walk, you can feel life , feel death, feel joy, sadness, generate inner peace, for me it is a way to get those emotions or energy and transform it into forms of contemporary jewelry pieces.”

“ 对我来说,制作当代首饰的过程就像一次自我释放,放出人类本性中隐藏的小恶魔。因为我们经历的日常生活并不完美,人生就是一场体验,一趟旅程,我们在这之中感悟生命,感悟死亡,感受喜怒哀乐,最后获得内心的平静。对我来说,制作当代首饰就是一个将这些情感与能量物化的过程。”

 

—— Juanjo Garcia Martin

“Invented place” — Juanjo García Martín

 

“I try to manage the language of emptiness and fullness to put my pieces in tension and pois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bject and scale. Working with scale, I adapt tectonic to human anatomy.”

“ 我试图驾驭虚与实的语言,让我的作品保持紧张与平衡,探索物体与比例之间的关系。我专注于研究作品的尺度,使其构造适应人体结构。”

 

—— AgnèsWO

work by AgnèsWO

 

“I use Soil as an Innovative Biomaterial to Create Neckpiece Inspiration from Thai Headdress.”

“我将土壤作为一种创新的生物材料,从泰式头饰中获得灵感,创作项链。”

 

——Khajornsak Nakpan

“Chada Din” — Khajornsak Nakpan

 

“I design my jewelry as sculptures without ever losing sight of the fact that they must have a connection with the body and that the person must move and live with them.”

“我以雕塑的形式设计我的首饰,我自始至终坚持首饰必须与身体具有密切的联系,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可佩戴。”

——Isabelle Carpentier

Isabelle Carpentier a summer day at work

 

“This work is about self-love and self-acceptance. It’s a small research about being a human, an effort to accept and embrace it with all the vulnerability, fragility and imperfection.”

“这个作品是关于自爱和自我接受的。这是一个关于人性的小研究,努力去接受和拥抱人性的脆弱、脆弱和不完美。”

——Into Niilo

“Currents, featuring kinetic ring” — Into Niilo

 

 

Growth & Evolution exhibition and the Hope & Future project both been upgrade to DBC international designer space, a permanent showroom which will become a long-term venue for the Beijing design week. 

“Growth & Evolution(生长与进化)”展览和“Hope & Future(希望与未来)”项目都被DBC国际设计师空间收录,在2020北京设计周期间展示。

 

Every piece is an encounter, every story is waited to be found. We welcome all international artists become our member and to join our future activities. We are open for group exhibition, solo show and workshop etc.

每件作品都是一次相遇,每一个故事都等待着被发现。欢迎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加入DBC国际设计师空间,参与我们未来的活动,包括开放团体展览、个展及工作坊等。

(LOGO动图)

all host, organizer and co-organizer

所有主办、承办与协办单位

 

 

 

D B C,新设计,新生代,新理念

国际化的当代珠宝

设计资讯和活动平台

长按扫码关注

 

国际华人艺术教师夏日大连线

国际华人艺术教师夏日大连线

让艺术教育运用科技,突破时空、国界,

牵繫起大家的关注与交流!

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协会(WCAEA)国际部为了服务遍布全球的华人美术教师,首次推出国际性质的暑期线上讲座,主题是:世界华人美育-国际多元对话 (Global Conversation of World Chinese Arts Education)。本讲属公益性质,全球同步

2020年6月27日(星期六)在多个国家不同时区同时进行

首先是透过ZOOM 的线上会议由主持人魏意雯 Host:Yiwen Wei引言:

「我们生活在一个全球互联的社会中,您是否好奇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美术教育现状呢?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协会国际部举办第一场夏季公益讲座,邀请到五位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知名美术教育专家,代表他们的协会与机构,各自分享当地的美术教育现状,以及该协会与机构对当地艺术教育的贡献。」

同时介绍本次的讲座嘉宾. 接著由陈怡倩主席谈本会的历史源流始于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理事以及前国际艺术教育学会主席郭祯祥博士1998年在北京的国际会议发起创立海峡两岸美术教育交流会为本会之起步. 接著几位各国专家代表逐一报告有关各国艺术教育概况与特色:马来西亚少儿美术教育协会主席陈辉文老师提到:播种梦想中前行的推动本土艺术教育。

土耳其国家艺术教育协会(GORSED)韦达.奥斯威 博士DR. VEDAT OZSOY描述土耳其VAEA透过社交媒体与电视组织教育活动。

国际艺术教育协会亚洲区代表洪咏善博士谈艺术的在地性全球性与未来性并以美的觉醒来关怀生活情境。

中国社会美育联盟会员单位代表郭晟老师探讨社会美育和艺术创新,以美育、体育、艺术融通教育,尤其在家庭美育的推展.

菲律宾教育文化处主席罗伯特・海登二世 博士DR. ROBERT HAYDEN JR. 阐述:「

 ARTS艺术发展以协助菲律宾青年加强文化与科技的价值作为菲律宾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嘉宾报告后,留下时间作问题讨论,发言热烈,延后了一段时间才结束这场夏日大连线的分享交流活动。

预告下次主题为:七月:小学儿童美术教育Global Conversation: Elementary Arts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