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艺术漫谈

跨文化與多媒材 袁金塔論當代水墨藝術 新書發表

▲袁金塔新书今天在台北长流美术馆举行发表会。(图/孟宪玉摄) 

 

由桃园市立图书馆主办,长流当代美术馆张雨晴馆长、日本 NPO法人艺象万千文化教育学院(协会)会长、锦江集团(泰国)总裁张雨晴为活动策划人,长流当代美术馆、袁金塔当代美术馆、泛亚艺术联盟协会协办的跨文化与多媒材-袁金塔论当代水墨艺术新书发表会,10日在台北长流美术馆举行,邀请知名策展人、学者、石瑞仁教授、廖新田教授、赖明珠教授、龚诗文教授、就新书进行探讨、分析与讲评。淡江大学文锱艺术中心张炳煌主任、国父纪念馆前馆长曾坤地、长流美术馆黄承志馆长也到场参与讨论。

作者袁金塔表示此书为50余年从传统、现代、当代水墨、实验创作经验之总结,内容涵盖,如何重新思考当代水墨美学的创新与意义,以当代跨文化、跨领域为创作主轴。此书以中西艺术比较整合、理论与创作并重,既丰富当代水墨画的主题内容,亦比较中西两方媒材的共通性与差异性,并以「再创造」的视角来看待当代水墨是如何扎根于那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流之中,塑造其独树一格的水墨创作风采。

▲袁金塔老师与贵宾合影。(图/孟宪玉摄)

 

书中特别强调「创造自发性」与「游戏性」,前者犹如下棋,处处活路、千变万化,不为任何框框所囿;后者如儿童般的无拘无束,不受学院成规所限的随兴画。但不论前者或后者,其目的都是让创作者的心灵「自由开放」,保有直觉、灵性、潜意识、顿悟的成份,发挥艺术创造的想象力,在创作作品时,除了「手绘」更强调「手做」双手制作实体成品的重要性,如:手工书、册页书、玩陶……等,期望提供创作者更丰富的视觉感受、智力、想象力、创作力、跨文化多媒材技法应用以及审美情趣的多样化。

所谓的跨文化就是越界游离,对固有疆界的怀疑,藉由不断越界保持清醒的批判,认识到疆界在哪里?自己站在哪里,因此水墨艺术创作可能涉及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地理学、族群研究、性别议题、殖民史等领域,而多媒材技法就是各式各样的材料、工具的发现、实验、组合活用。

▲袁金塔新书发表高朋满座。(图/孟宪玉摄)

 

艺术是人们生活的一面镜子,我们应真诚地去思考它反射了什么?当代水墨又能表现什么?在一个文化观念激烈变动的时代,艺术家应认清自己的时空坐标,勇于尝试,突破创新。

▲袁金塔新书发表。(图/孟宪玉摄)

 ​​​​

 
 
 

台湾师范大学前美术系主任袁金塔教授经本校第315次校评会通过获选本校名誉教授

袁金塔教授为美术系退休教授,曾任美术系主任,并于期间成立西洋美术史组博士班及美术教育组博士班。于1970年代开创并带动台湾水墨乡土照相写实主义风潮,1977年以超写实的水墨笔法创作《蓑衣》,获得同年雄狮新人奖,成为照相写实风潮之典型代表。

2004起主办五届台北当代水墨双年展并设立新秀奖,鼓励年青人创作。2017年成立袁金塔文化基金会与袁金塔当代美术馆,推广国际艺术创作交流,而袁教授是本土培育,在台湾这块土地汲取养分卓然成家,设立专属美术馆第一人。袁金塔教授国内外多项事蹟卓著,依本校名誉教授敦聘办法国内外公认其学术及声望卓著者聘任之。

袁金塔艺术创作手稿文献展 12月5一10日于师大德群画廊开幕首展

深藏50年的手写笔记、草图、工具、媒材由袁金塔文化基金会主办、长流美术馆等单位协办之《 纸上瞬间》 袁金塔艺术创作手稿文献展将于125日于师大德群画廊隆重开幕。同场举行专题座谈由庄坤良教授主持杨永源教授、林振龙老师和袁金塔教授舆谈。

策展人张忆芬说「从1971 2020 ,透过艺术创作人的 235 本笔记记录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心情灵感舆创作技法经历时空转移、多次巡游、回望台湾字里行间更多的是想要回馈这块土地的决心以及内心深处期许自我对这个急需展现水墨新定义的时代做出承担」

现场同时设有艺术互动区邀清大家一起在手抄纸上创作图文及玩陶经验诚挚欢迎各界人士莅临指导。

艺象万千【采薇专栏】操瑞芸:四十年中香不断,日月潭到浣花溪

记者第一次见到操瑞芸老师,还是在2004年,当时她在北京的插花教室里接受采访——这位温文尔雅的台湾老师,已经作为第一位回到祖国大陆的中华花艺老师,在成都开班授课。20年来,她在美丽的成都浣花草堂之畔,和一群爱花的学生们插花、品花,传播花艺文化,也为这座有着悠久花文化历史的锦官城增添了诸多诗情画意。

01每一盘插花表现当下,不可复制

1992年,学习了8年欧式花艺与小原流花道的操瑞芸,偶然间接触到中华花艺。当时她觉得这种插花作品非常美好,让自己内心充满了惊喜与愉悦。

“当时我们有十几个同学,来到中华花艺老师陈文丞的家里上课,听着听着,我发现原来我们中国插花有这么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操瑞芸感到,中国插花在汉代以及唐宋元明清,每一个朝代的花语,每一个阶段的文化史,都有着独特的代表性,越学越有探究的兴趣。在台北跟随黄永川教授学习后,她认识到插花文化已有这么多老师研习,自己也需要不断提升。

在研习中华花艺的过程中,她特别感动于中国人对花木的感情,很多老师在庭院里种植花草树木,并采撷庭院的花草做日常插花。每次去老师家里上课,虽然教案都是按部就班的,但是每位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都有他独特的个性和情绪,而在遵循着24节气插花时,每个学生对大自然植物的感知和感应也是不同的,因此每个作品的表现都是不可复制的。这种可以和花草对话的魅力是如此之大,让她在研习的过程中越来越投入。

中华花艺有着严谨的系统,整个学习过程不能着急,必须学够一定年限才能“毕业”。那是操瑞芸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每个月从台中赶赴台北,从一开始,十几位同学共同学习,到最后取得教授资格证书时只剩五位同学。她们之间不离不弃,互相鼓励,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插花,也享受着志趣相投的朋友之间给予的美好。“成年后的学习,还有这样一群有着共同爱好的朋友,我觉得这是人生难得的福气。”操瑞芸说。

02遵循插花中的“伦理”,感悟人生

2000年,操瑞芸来到成都,作为中华花艺第一位回到祖国大陆的老师,正式教授插花课程。2003年于幽静的浣花溪畔建立了浣花草堂,是中华花艺在祖国大陆的第一个授课教室。

“无心插柳柳成荫”,操瑞芸这样形容自己的教学历程。20年间,她不仅培养出祖国大陆第一届、第二届教授讲师,学员遍及各个城市,也每年带领学员参与海峡两岸的花艺展,并在成都举办师生大展。

在操瑞芸看来,浣花草堂的每一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呈现出自己的独特个性,有的活泼,有的安静,有的对色彩非常敏感,有的对空间架构有独特的理念,学生创作的多样性和充分表达内在的特质,让她总有一种教学相长的收获感。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思想,尤其是仁爱思想,还有老庄哲学,都涵盖在中华花艺的插花理念中,构成了它的文化特质。”在研习和传播中华花艺的过程中,操瑞芸也不断改变着对生命的看法,更加珍惜身边的一切。她也把这种感悟润物无声地传递给她的学生们。

浣花草堂就像一个大家庭,学生们基本都是女性,对操瑞芸就像对妈妈一样无话不谈。曾经有一个学员和爱人吵架,想要离婚,操瑞芸劝她说,一个美好的家庭,不能因为一点小矛盾就要解体,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包容,就像一件插花作品,花枝高的要让出矮的,矮的要衬托出高的,前后左右都要有距离空间,在一个家庭中,夫妻子女的相处也是一样的。这样的话让学生豁然开朗,从此家庭也越来越和谐。

操瑞芸相信,插花有疗愈的作用,人在非常疲惫或者精神不好的时候,看到花那么美,在创作中慢慢地去欣赏和品味,一颗心就会逐渐平静下来。在多年的学习和授课中,她心境的变化是最大的,常常在创作作品时,与花的接触和对话会有一种沁润其中的感觉。

记得那是一个夏天,来成都也有几年了,晚餐后操瑞芸感觉闷热,突然听见“嘭、嘭、嘭”的声响。哦!原来是早上买来养在桶里的荷花绽放的声音,这让她顿时想起小时候夏天的夜晚,在眷村的小院子里,与家人其乐融融赏荷花剥莲子的场景。于是,在这个异乡的闷热傍晚,她用荷花与荷叶创作了一件作品,取名叫《故乡》。

操瑞芸常对学生说,学习插花并不是单单学习插花的技术,更多地是要去感知在生命中出现的一切事物,艺术本就是源自生活,我们也要不断精进学习,让生活中处处充满艺术感。

纸本记——李国达个人作品展在厦门大学成功举办【艺象万千】

近日,纸本记——李国达绘画作品在厦门大学艺术学院成功首展。本次展览由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福建省油画学会主办,厦门大学艺术学院欧洲艺术中心、厦门大学艺术学院陈列馆承办,由艺象万千、爱微藏、中国艺维Arthub艺术网、名画记、厦门美术等单位协办,此次展览的举办对教学与学术交流具有实践性的指导意义。

本次展览共展出作品138幅,主要是作者近两年的纸本绘画,一部分是课堂随笔,另一部分是日常信手,画的既是当下,也是过往。其中部分作品诞生于2020年蛰伏家中期间,展示了艺术家的情感轨迹与创作理念。

厦门大学教授、著名油画家张立平先生、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常务副院长吴荣华先生、厦大艺术学院美术系副主任杨寒松先生、厦门大学艺术学院漆画教研室主任刘晓杰女士、厦大艺术学院理论教研室主任童焱先生等人莅临展览现场并给予了高度肯定。

 

 

设计师李嫱

— DBC设计师专访 —

 

有人说珠宝的美就在于它是无用的。而在当代首饰蓬勃发展的浪潮中,珠宝的“无用之用”引发人们的思考。

李嫱是一位新锐首饰设计师和艺术家,现驻于英国伦敦,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珠宝与金属专业,工业设计的背景使她对于珠宝中形式与功能、艺术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有浓厚的兴趣。

 

— 代表作品与设计理念 —

 

01

“解压盒子”系列

 

李嫱的作品常以一种灵动幽默的方式呈现,在她的“解压盒子”系列首饰中,她创造了一系列可以“玩”的功能性首饰,在这个盒子里每一件首饰都可以互动,比如用手指转动、在皮肤上摩擦按摩、捏泡泡纸、玩俄罗斯方块和迷宫游戏等等。首饰同样可以具有功能性,给人以疗愈。

 

“Wobble”

 

“Silky Smoothy”

“Squashy”

 

“Shuffle”

 

02

“瑜伽”系列

 

李嫱认为互动性和功能性是可以与美学结合的,可“佩戴”使得珠宝与身体的关系比其它产品更加亲密。她的“瑜伽”系列作品将“首饰”与“手势”相结合,来表达瑜伽的习练中的身心合一,比如Namaste合十礼以及拜日式。在她的首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静与动的表达方式,恰到好处地将物体的状态体现出来。

“Namaste”   

 

         “Sun salutation”

 

03

“巧克力盒子”系列

 

她的设计同样热衷于探索材料的多样性和情感的表达,“巧克力盒子”系列最具有代表性。她的巧克力盒子人们第一眼看上去是一盒奢华的巧克力,当近距离观察却发现每一块“巧克力”都是一件精致的首饰,并且每一件都“暗藏玄机”。

“The Chocolate Box”

 

这个系列的设计灵感来源于电影《阿甘正传》中的一句经典台词“人生就像盒子里的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滋味。”

 

比如这个心形的珐琅“酒心巧克力”——“Heart in heart”,打开之后发现还有一颗小的心形盒子,再打开居然里面还镶嵌着一颗心形的宝石。

“Liqueur – Heart in heart”

 

“24 Karat Gold”胸针同样给人以惊喜的感觉,并且用非常诙谐的手法将“Kitkat”的经典logo与珠宝的语言融汇在一起,打开之后里面藏着一根巧克力棒。

 

24 Karat Gold

 

“Bite Chocolate”是一款非常聪明的设计,表面上一块小巧精致的巧克力,打开之后发现链子藏在里面,两个部分通过隐藏的磁铁反方向相吸,变成了一款项链。

 

                               

“Bite Chocolate”

 

04

“Soul Topia” 系列

 

“Soul Topia” 系列是另一个对首饰中材料可能性的研究,她尝试了将传统的手鞠球工艺与羊毛毡、金属、宝石结合,打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秘密花园”。这个项目配色大胆亮丽,充满张力和生机,做工精细,将纺织物等材料与金属完美的结合,形成了鲜明的材质对比。同样,每一款都有非常有趣的互动性,比如可以转动的星球,打开就有惊喜的”Boom bloom”,还有可以自由变换形态的手鞠项链“Soul Topia”

 

“Secret Planet”

“Boom Bloom”

 

“Dream Balloon”

“Soul Topia”

 

 

05

“Inner Voice”系列

 

“Inner Voice”系列是最能展示出她的“工业设计”背景的项目,这个系列的创作来源于听诊器,听诊器作为耳朵与心脏之间的纽带,随着岁月的变迁仍然保持着原有的使用方式,而这种人机的交互方式使她产生很大的兴趣。通过聆听人体器官发出的声音而对其作出判断是一件神奇的事情,这个系列的创作更为大胆和当代。

Inner Voice I

 

Inner Voice II

 

Inner Voice III

 

— 推荐寄语 —

 

李嫱的作品曾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并获得多个国内外的设计奖项。“她是一位很有潜力的青年首饰艺术家,她的作品非常多样化,但都有她独特的语言和风格,会让人觉得有趣并引发思考。”DBC国际设计师空间国际项目总策划孙浩洋这样评价道。她很好的诠释了首饰带给人们的情感和互联,并在功能、美学、材料、颜色、质感等方面都做了大胆的尝试和“碰撞”,寻找更多的可能性,她的作品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珠宝新星设计师更多的可能性,我们期待她更多优秀的新作。

 

 

 

D B C,新设计,新生代,新理念

 

国际化的当代珠宝

设计资讯和活动平台

长按扫码关注

 

 

ABOUT DBC ——

 

DBC国际设计师空间已入驻超过百位国际珠宝设计师和首饰艺术家,资历与创意纵贯大半个世纪,横跨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了打破传统展览的空间限制,DBC与艺象万千国际网络展览馆全面合作,在全球超过50个合作网点和超过20家网络新闻媒体同步宣传,为会员设计师提供线上线下全面的展销服务。

 “新设计、新生代、新理念”DBC国际珠宝设计师作品展由红桥市场、长流当代美术馆、纽约牧风国际珠宝股份有限公司[NOOMAD INC]联合主办,长美艺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爱微藏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十余家海内外艺术组织协办,联动北京国际设计周、中国国际珠宝展和艺象万千国际网络展览馆。作品设计风格具有当代性、国际性和多元化的特点,促成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对话,无疑是一场珠宝设计盛宴。

DBC官方邮箱 dbc_info@yeah.net 

 

 

DBC国际设计师空间 | 金属艺术首饰的实验新语境

新设计,是新锐前沿的创意,展现未来国际珠宝设计风向标;

新生代,是精英的珠宝设计师,

汇聚时代发展的声音和力量;

新理念,是创新的空间交流模式,

搭建沟通和碰撞的桥梁。

    DBC国际设计师空间已入驻超过百位国际珠宝设计师和首饰艺术家,资历与创意纵贯大半个世纪,横跨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了打破传统展览的空间限制,DBC与艺象万千国际网络展览馆全面合作,在全球超过50个合作网点和超过20家网络新闻媒体同步宣传,为会员设计师提供线上线下全面的展销服务。
    “新设计、新生代、新理念”DBC国际珠宝设计师作品展由红桥市场、长流当代美术馆、纽约牧风国际珠宝股份有限公司[NOOMAD INC]联合主办,长美艺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爱微藏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十余家海内外艺术组织协办,联动北京国际设计周、中国国际珠宝展和艺象万千国际网络展览馆。作品设计风格具有当代性、国际性和多元化的特点,促成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对话,无疑是一场珠宝设计盛宴。
    本栏目将持续推送入驻的优秀国际珠宝设计师和首饰艺术家作品,期待您的关注。
01
 
以色列当代首饰设计师
Ariel Lavian
贝扎勒尔艺术与设计学院讲师。1983年出生于以色列

2012年毕业于Bezalel艺术与设计学院,时尚与珠宝(B.F.A)

2016年在Bezalel获得概念设计硕士学位。

 

EDUCATION & ACHIEVEMENT
Ariel Lavian, contemporary jeweler, designer, creator. He holds a BA in Jewelry and Fashion and a master’s degree in industrial design from the Bezalel Academy of Art and Design. AJF ambassador in Israel, member of the Klimt02 gallery in Barcelona – a contemporary jewelry gallery, the proud owner of Ariel Lavian studio. His works are exhibited in many exhibitions in Israel and abroad and are in many collections.

EXHIBITIONS(2019)

2019 – “Jewelry and anatomy”, Tincal Lab, Porto, Portugal

2019 – “LIE-E-S”, Institut français, Barcelona, Spain

2019 – “In My Opinion…Jewellery with a Message “, Gallery of Art in Legnica, Poland

2019 – “Reimagining Otherness”, Pratt institute, Design Gallery, New York, United States

2019 – “RENEWAL”, Dock Street Studios, Dundee, Scotland

2019 – “LIE-E-S”,Galerie Art’Course, Strasbourg, France

2019 – “Gioielli in Fermento, Museo di Storia Naturale del Mediterraneo, Livorno, Italy

2019 – “Jewelry Making: Past & Present, the Museum for Islamic Art, Jerusalem, Israel

2019 – “Gioielli in Fermento, Villa Braghieri, Castel San Giovanni, Italy

2019 – “Metamorphosis Paramorphsis”, Koniaren , Slovakia

2019 – “In My Opinion…Jewellery with a Message “,galerie YES, Poznan, Poland

2019 – “Metamorphosis Paramorphsis”,Galeria Caraffova vaznica, Presov , Slovakia

2019 – “Hammer My Jewel “,Galerie beyond, Antwerp, Belgium

 Rusty silver系列胸针
– Statement –
“Contemporary is a concept about time, a description of art, a new development about jewellery”. Contemporary jewelery relies on the tools and techniques of classic jewelery, but allows itself to use a wider range of materials and techniques and combine them. In my work, I tried to illustrate a situation where a classic piece of jewelry, a silver brooch, is evolving, both in form and in material.
    Ariel赋予作品艺术描述的同时,以生锈这一动态的动作来体现时间的概念。粗糙的颗粒体表和砖红的颜色让材料和技术的结合更生新意,是关于首饰的新发展。当代首饰依赖于传统首饰的工具和技术,但允许使用更广泛的材料和技术,将它们结合起来。    “在我的作品中,我试图说明一件经典的珠宝,一枚银胸针,在形式和材料上的演变。”

《Silver Square (number 1) 》42X42X8 mm

《Number 2》64X64X19

《Only Rust (number 3)》 71X64X19

02 
 
中国当代首饰设计师
Sara Chyan 
QUALIFICATIONS2015 – 2017  Master of Arts in Jewellery and Metal. Royal College of Art

2010 –  2013 Second class honours, Bachelor of Arts (Hons.) in Visual Arts.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EXHIBITIONS(2018-2019)

Rising Stars 2019.UK New Ashgate  Gallery

Remember Me.Oxford Magdalen Art Space

New Horizons Young Talents Exhibition.WuZhuhai Coast Gallery

Artust Innovation Strength of Designers from British Academies.Wu Han Horizon L1A2 Gallery

Camera Lucida –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of Contemporary Jewelry and Mixed Media.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Headquarters

Style’18 x Museum of Craft and Design. San Francisco Museum of Craft and Design

Triple Parade – The 4th Biennial for Contemporary Jewellery in Shanghai.Shanghai HOW Art Museum

Return to Shanghai project.Best of British. Shanghai Exhibition Center

Ontime Show SS19 collection.Shanghai Westbund Art Center

JOYA Barcelona Art Jewellery & Objects.The Design Museum of Barcelona Contemportary Objects.Starting from metal.Shanghai M50 Art Gallery Life on Mars?.London Madeinbritaly Gallery

Symbiosis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Art Jewelry Night of Budapest.Budapest KÉK-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Centre

Innovation Strength of Designers from British Academies.Wu Han Horizon L1A2 Gallery

New Designer – One Year In.London Business Design Centre

Autor International Contemporary Jewelry Fair .I.L. Caragiale National Theatre of Bucharest Liquid Rooms – The Labyrinth.ITS Luquid International Art Show. Venice Palazzo Ca’ Zanardi Munich Jewellery Week.Perfect Strangers.Munich Showcase 20A

AWARDS

May 2018  Winner.Industart Award

Apr 2018  Bronze Award.A’ Design Award

June 2017  1st runner up.The Beau Han Xu Beau Cut TM Swarovski Award

May-Jun 2014  The Buzz Award.Hong Kong Fine Art Prize 14

Oct 2013  Champion of young designers (under 30).Diamanti Per Tutti(DPT) diamond accessory design competition

– Statement –
    珠宝不仅是一种装饰品,而且是表达个性的媒介,可以承载丰富的情感内涵。Sara 选择使用镓和铋,因为她相信这两种金属材料具有象征意义属性,可用于反映佩戴者的情绪状态。    这一系列作品的灵感来自于她对温度的痴迷,探索了利用温度来评估自己的情绪状态的可能性。

Jewellery is an object that carries more than just an intrinsic significance, for it is not merely an ornament but also a medium for expressing one’s individuality. Sara chose to use gallium and bismuth because she believes these two metallic materials possess symbolic attributes that can be employed to reflect the emotional state of the wearer.This project is inspired by her obsession with heat, exploring the possibility of using temperature to assess one’s emotional state.

    温度在她的项目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温度的变化可能导致所选金属的物理形式发生变化。热量引起的固体和液体相之间的这种过渡使金属具有情感特征,并将金属首饰转化为情感符号。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少出现使用镓和铋化物。它们的低熔点使她能够将热因子注入到珠宝首饰中。

Temperature plays a major role in her project. Changes in temperature can lead to changes in the physical forms of the chosen metal. This transition between solid and liquid phases caused by heat gives metal an emotional character and transforms the metallic jewellery into an emotional symbol.The application of gallium and bismuth is rarely seen in our day to day life.  Their low melting points allow her to instill  heat factor into her jewellery pieces.

    镓在29.76°C融化,从固体到液体和液体,从固体到液体,对温度的反应非常灵敏,因此,镓的状态转化令人着迷。与镓的低熔点相比,铋在271.5°C下融化,铋的氧化是惊人的,自然结晶的形式和颜色可以告诉我们温度。
Gallium melts at 29.76°C, the shifting state of gallium is fascinating, from solid to liquid and liquid to solid, incessantly react to the temperature. In contrast to gallium’s low melting point, bismuth melts at 271.5°C, and the oxidation of bismuth is stunning, where nature crystalised forms and colours can tell us the temperature.
03
 
日本当代珠宝设计师
小谷一典Kazunori Kodani

1996年生于日本京都2015年进入神户设计大学Kobe Design University

目前就读于同一所大学的研究生院

EXHIBITIONS

2019 Kobe Design University of Graduation of exhibition (Hyogo Prefectural Museum of Art / Kobe / JAPAN)

2019 Kisei-no-Katachi (itami city craft center / Itami / JAPAN)

2019 THE LOOP 2019 SNAG CHICAGO (Chicago / AMERICA)

2019 10 MARVELOUS JEWELRY EXIBITION 5 (gallery okariya / Tokyo / JAPAN)

2019 SOFA CHICAGO (Chicago / AMERICA)

2018 Look at Us (gallery C.A.J / Kyoto / JAPAN)

2018 KOREA JAPAN INTERNATIONAL EXCHANGE EXHIBITION (KCDF gallery / Seoul / KOREA)

2017 KOREA JAPAN INTERNATIONAL EXCHANGE EXHIBITION (gallery Kitanozaka / Kobe / JAPAN)

2016 KOREA JAPAN INTERNATIONAL EXCHANGE EXHIBITION (Heesu-gallery / Seoul / KOREA)

to rot=to live系列胸针
(01)
(02)
(03)
材料:黄铜和铁
– Statement –
    我创作的这一系列作品的原则是以日常可见的简单元素创作出拥有深刻内涵的作品。当它作为首饰被佩戴时,这些材料使人感到亲切。
I create works with the theme of creating more attractive shapes using simple motifs that I see everyday.I feel that the motif has a deep story that changes while it has a simple shape.I think that I can make the material feel closer by wearing it as jewelry.
    我通过加热金属,使其重塑并改变颜色,达到一个似腐烂的物化过程。我认为金属也和自然界中其他生物一样,具有自然美的一部分。只要有生命,它总有一天会腐烂。腐烂代表其生命存活的机能——以此表示金属是活着的并且正在生长的创作主题。
I made a work with the them of rot.The metal reshapes and changes color by heating it up.From this,I have created this creation with my idea that the metal is part of natural beauty like human beings and other creatures which are continentally changing. As long as live,it will decay someday.But decaying can be proof of being alive.I expressed metal is alive and growing.
04
 
中国当代首饰设计师
Shuoyuan Bai
EDUCATION2015-2019, M.F.A. Jewelry, Savannah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 Savannah, Georgia, USA

2010-2014, B.F.A. Jewelry Design and Metalsmithing, Pratt Institute, Brooklyn, New York, USA

EXHIBITIONS(2019)

A View in Frame, Sulfur Studios, Savannah, Georgia, USA

Mu Lan: New Age Chinese Art Jewelry, Manhattan, New York, USA

Collective Ground: Recent Works by Pratt Jewelry Alumni, Steuben Gallery, Brooklyn, New York, USA

SCAD Pop-Up: Designs by Students and Alumni, Industry West, Manhattan, New Yotk, USA

JOYA Barcelona Art Jewellery & Objects, Disseny Hub, Barcelona, Spain

Collectiva Meeting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Porto, Portugal

Cluster Crafts Jewellery Edition, The Old Truman Brewery, London, UK

Art+Jewelry: Intersecting Spaces, Athens Jewelry Week, Benaki Museum, Athens, Greece

The Legacy Award & Collection Exhibition, Espace Solidor, Cagnes-sur-Mer, France

Smithsonian Craft Show, National Building Museum, Washington, D.C., USA

American Craft Show, Baltimore Convention Center, Baltimore, Maryland, USA

Material: Hard + Soft, Patterson-Appleton Arts Center, Denton, Texas, USA

AWARDS

Atlanta Jewelry Show Juried Exhibition Competition Earring Category 1st place, 2017

Atlanta Jewelry Show Juried Exhibition Competition Brooch Category 2nd place, 2017

IDA Design Awards, Accessory-Jewelry Category Gold Prize, 2016

– Statement –
    自然是不可预测而美丽的。这种意识形态在东方文化的传统园林中体现,在这些园林中,这些景观不仅仅是美学的视觉表现。它们是人们对世界认识的体现,通过将自然和建筑结合在一起来体现。日新月异的风景是美丽的,诗意的;但更重要的是,情绪化,反省。
Nature is unpredictable, and it is through uncertainty that nature is beautiful. This ideology is represented in traditional gardens in eastern culture, where these landscapes are more than visual representations of aesthetics. They are the embodiment of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manifested through bringing nature and architecture together. The ever-changing scenery is beautiful, and poetic; but more importantly, emotional, and reflective.
Brooch《Drift_Ⅰ》胸针《漂移-1》

Brooch《Drift_Ⅱ》胸针《漂移-2》

    同样的理解也适用于金匠,因为通过自发过程产生的纹理具有它自己的美。它是可以控制的东西和随机的之间的平衡,因此每次尝试都是通过过程寻找美的独特体验,而每个创造都是通过材料自我反思的实践。
The same understanding could be applied to metalsmithing, as texture created through a spontaneous process holds its own beauty. It is a balance between what could be controlled and what is random, therefore each attempt is a unique experience in finding beauty through process and each creation is a practice of self-reflection through material.
Brooch《Echo》胸针《回声》

    我使用纹理和形式,通过材料寻找稳定感,并致力于使主体和对象之间有意识的接触。
I work with textures and forms, searching for a sense of stability through materials and aiming to enable mindful encounters between subjects and objects.
Brooch《Untitled》胸针《无题》

05
 
 
Natalia Gomensoro & Flavia Bertorello—— 美国当代首饰设计师 ——

Natalia Gomensoro     因为找不到自己想要的首饰,于1989年创建首饰品牌Metalnat,并很快生产出自己的第一个戒指。她从乌拉圭蒙得维的亚的几位拉丁美洲大师那里学习了银匠技术,并锻造出一些很快供不应求的独特作品。她的建筑研究影响她的珠宝设计,其特点是对空间关系和传统工业材料的使用有敏锐的理解。她从对比中营造出一种独特的美学,创造了自己的风格,她的作品被认为是”工业珠宝”和”小雕塑’。

SELECTED EXHIBITIONS

Sept. 19 – Show 2nd seminar China-Uruguay Cultural Gallery, Beijing China

Jan. 16 – Solo Show Gallery Paseo, Punta del Este, Uruguay

Aug. 12 – Featured in “America Jewelery vol lll” book, USA

Sept. 11 – Featured in “Ring a Day” by Lark Books, USA

Apr. 11 – Ring a Day Show for SNAG, Seattle, USA

May. 10 – Invisible Dog Gallery, Brooklyn, USA

Flavia Bertorello

    出生于1980年,是布鲁克林的艺术家和建筑师,通过一种实践来调查形式和物质之间的关系,包括:以各种格式、比例和空间环境来书写、绘制和试验金属。

SELECTED EXHIBITIONS

August 2019- Iron and Granite: IN Conversation, Uferstudios, Berlin. Germany.

January 2019- Experimental Installation: sculpture, sound and light- live stream. New

York-Cordoba, Argentina.

2017- Elizabeth st. Garden Fundraising show- Poetry

2017- “Red dot exhibition”- Sculpture- Phyllis Harriman Mason gallery, NYC

2016- “Red dot exhibition”- Sculpture- Phyllis Harriman Mason gallery, NYC

2015- “Red dot exhibition”- Sculpture- Phyllis Harriman Mason gallery, NYC

2010 -“Nuage” – The Lab gallery, NYC

– Statement –
    进化和生长是我们身体每个细胞的核心,是棒状染色体的微小内核,其中遗传信息被编码和传输。在我们的生命概念中,由两个链子相互缠绕的分子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但却是看不见的。自我复制过程在分子水平上是多么优雅,有多少信息和多样性可以打包到如此小的东西中。
Evolution and growth lie at the heart of every cell in our bodies as a tiny kernel of sticklike chromosomes inside which genetic information is encoded and transported. The impact a molecule composed of two chains that coil around each other carrying genetic instructions has in our conception of life is immeasurable, yet unseen. How elegant the self-replication process can be at a molecular level and how much information and diversity can be packed into something so small…
胸针《Coli of Life》
    DNA,看起来像一个扭曲的阶梯,化学元素的复杂组合使旋转成为可能。这种动能就是使我们独特,使我们不断成长和进化的力量。
DNA, looks like a stepladder that has been twisted around, into a complex combination of chemical elements that make the spinning possible. This kinetic, ever changing force is what makes us unique, what makes us grow and evolve. 
材料:银、磁铁、钢筋、铁颗粒和颜料。
    我们认为珠宝的未来取决于这种无限,不断适应,不断变化的模式。
We envision the future of jewellery resting on this infinite, everadapting, ever-changing pattern.

百年历程 || 《寻找诗婢家》

“历史的风烟,艺术的生命,人生的沧桑,因为诗婢家。”在这样的主题方向下,今日上午,《寻找诗婢家》长篇小说的创作签约仪式在琴台路诗婢家公司举行。

 

诗婢家总经理柏添与青年作家吕峥举行签约仪式

缘起在诗婢家创立100周年之际,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延续诗婢家百年文脉,打造属于成都的百年文化品牌,让更多的人了解诗婢家百年之中的风雨历程。

吕峥,1986年生于成都,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代表作《明朝一哥王阳明》,《中国误会了袁世凯》 ,《非如此不可:顾准传》 。其中《明朝一哥王阳明》发行30万册,深受读者的喜爱。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你是否曾为了一支毛笔而专程来到诗婢家的门店;在动荡不安的岁月里,你是否曾在诗婢家找到心灵的慰藉;在风雨飘摇的日子里,你是否曾亲眼目睹艺术大师坐堂诗婢家的风采……

欢迎来信把你的故事和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也许你的故事就会进入这本书中,成为见证诗婢家百年历程的一员。

《寻找诗婢家》征集活动

主办:成都诗婢家文化有限公司

01

征集内容

1、老照片(或视频)

内容要求:照片中出现诗婢家字样;照片属于诗婢家老店某个特定场景或物件的特写;照片记录了诗婢家相关的人物(如老顾客、店主、文化名人等)。

时间要求:早于2000年的影像记载

投稿要求:照片需重命名,名称格式按照“xxxx(年)xx(月)xxxxx(地点)xxxxxx(内容)”,如“199410 诗婢家 春熙路老店”。

2、历史故事

内容要求:与诗婢家相关人物或往事。

投稿要求:每个故事以word文档形式提交,文件需重命名,名称格式按照“xxxx(投稿人)-xxxxxxxxxxxx(故事标题)-xxxxxx(投稿日期)”,如“张三 诗婢家春熙路 20200425”。

3、相关籍册

内容要求:与诗婢家相关的书籍、出版物或实体物品。

投稿要求:寄送至地址【成都琴台路7号,诗婢家文化有限责任公司,黎菁收,电话18109079642】,备注投稿人信息(姓名、投稿物、联系方式)。请做好相关填充防护以免快递破损。

02

投送渠道

1、非实体内容(如照片、视频、故事等)

请按要求所述要求进行命名后,投送至电子邮箱453465732@qq.com,并于邮件中备注投稿人信息(姓名、投稿物、联系方式)。

2、实体内容(如实体相片、书籍、物件、出版物等)

寄送至地址【成都琴台路7号,诗婢家文化有限责任公司,黎菁收,电话18109079642】,并备注投稿人信息(姓名、投稿物、联系方式)。请做好相关填充防护以免快递破损。

03

征集时间

2020年5月26日-6月26日

04

征集奖励

故事一经采用,作者公开鸣谢,并赠予签名书一本。

05

补充说明

所提交内容应为投稿人拥有、原创或已获得使用授权,未侵犯任何他人的使用权或任何专利、著作权、商标权及其他知识产权。本次征集投稿将在选出投稿内容后,在呈现使用前与投稿人单独签署知识产权相关协议。

*本次征集活动最终解释权归发起方所有

从草原的绿到大海的蓝,张立平——一位画家的游牧与漂流

 嘉宾介绍

厦门大学美术系教授 油画家 张立平

做客《玲听两岸》

张立平,厦门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协油画艺委会委员,福建省油画学会会长。张立平1961年出生于内蒙古赤峰市,辽阔的草原培养了他对大自然无比浓郁的情感和舒展的心胸。在师从中国油画界泰斗妥木斯后,张立平的画艺突飞猛进,并在第七届全国美展上获奖。2000年,张立平来到秀美的海滨城市——厦门,大海的蓝深深地震撼着这位草原汉子的心。从此,海与船成为他画布的主角。草原与大海的融合,让张立平的画作有牧歌般深沉悠扬的色彩,又饱含大海的浪漫与激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画笔下的游牧与漂流

油画家 美术教育家 妥木斯

作为中国油画界泰斗级画家妥木斯的学生,张立平深受老师的影响,尤其是老师的教学方式。
“老师来了,我们都停下笔,煮好奶茶,老师不点评画,有错误也是一带而过,聊的是我们怎样才能有大的修养。”张立平说。

2000年,已经多次在全国美展上获奖的张立平受好友之邀来到美丽的海上花园——厦门,开始在人生的另一张画布上作画。这一次,他的主色调从草原的绿转换为大海的蓝。
张立平说:“和内蒙古的草原不同,闽南的一艘艘小船像一个个小精灵,各有各的表情,各有各的状态。”

张立平习惯在户外创作,大自然的生动给予他无尽的创作灵感。他的创作态度和画风技法也影响着福建画界和他的学生们。后来,一个特殊的机缘,又让他有了向俄罗斯国宝级油画大师西多罗夫当面讨教的机会。

张立平说:“在海边我画了一张画,画完以后让西多罗夫修改,老先生就说你画得很好了,不用改,我坚持让他指导。天暗了,大家就打开手机上的手电照明,西多罗夫想了半天,在上面加了一个太阳。看到老先生亲手动笔,那一刻我感觉太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