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康开发(台湾)
负责人:谢立德
花蓮縣花蓮市五權街36號更,更生日報2樓
个人简介
1969年出生于南投.草屯。毕业于南投高中建筑製图科,退伍后不久即成立了专业建筑透视图工作室。自幼就热衷于涂鸦画画,因为喜欢画水彩,在没有受过正统的绘画基础教育之下,只能透过各类水彩书籍及画册学习技法,并临摹水彩画家。例如:李察波登、席德进等水彩画名家作品来做为水彩自学的基础。后来经由李毂摩舅舅引荐下,经常带著水彩习作作品,求教于同住在草屯镇内的水彩名家王辉煌老师,经过王老师启蒙及不吝指导下,终于让我慢慢的真正的了解—水彩画也奠定了水彩画的基础。
舅舅/李毂摩书画名家/也常教导我一些关于美学艺术的观念。例如:如何构图、色块的铺陈、线条结构等等不同于东方艺术思维,给了我另一种对美学的看法,引领著我嘴入绘画的天地,并鼓励加入南投县美术学会,草屯九九美术学会等,藉由画会的会员联展等活动,更开阔了我的视野。
其后得知,谢明錩老师在台北有开水彩画的课程,所以更利用假日时间北上学习谢老师的写实风格,虽然上课时间没有很久,却让我在创作的道路上有了比较明确的方向及自我认知的绘画创作理念。
理念:
水彩画只是艺术创作中的一种媒彩表现,而艺术创作最终(真.善.美)的境界,想必才是每一位艺术创作者,一直追求的不悔目标!
我独自喜爱用这种不易掌控的媒彩-水彩,来挑战写实风格的画作,当我在慢慢地推敲.取捨和堆叠画面时,我想这也是种修行。
这就是我目前追求(真)的创作方式!
我画的主题,取材大多来自于生活中/大自然花草间的种种,生活禅学裡面.时常提到的真理,就是大自然本身运行的法则,因此接近了大自然.就等于接近真理。然而顺应潮流.依循自然,这般的活著.心中才会少了对周遭的不快或不满,因此才能活的坦荡自在。
我想这也是我追求(善)的起源。
在生活中用感性来找寻(美)的灵感.用理性的面向来创作,在图面构图中的/鬆紧/聚散/主宾/明度.彩度等…种种画面的安排,目的都是要让画面更和谐更美丽,因此感性与理性的拉扯是必然的一种过程。
画画就像是一种生活态度,永远的拉扯理性与感性.必须努力地吸取生活中的养分,探索著如何让 画 更成熟。
现职:
(一)水彩画创作,建筑物室内装修/设计
(二)猫罗溪社区大学/草屯分校/水彩艺术老师
(三)国立彰化生活美学馆/水彩艺术研习班老师
(四)室内设计讲师/康林国际事业机构/职业训练中心
代表作品:
创作方针:
感动,然后产生创作。
这是姿廷二零一七年在日本留学见闻下的体悟,同时也是我的创作方针。全身心的去体会与观察生活、自然中的事物,感动之余试图捕捉其中美的形式,将之转化成自身的艺术语言,在平面上表达出来。从大学毕业展的<告白><想与你分享的风景>到赴东京艺术大学考试的参试作<给青春献上花束><再见的季节>,乃至个人展览的主视觉<往山的深处>与同期作品,我都是本着先有所感,而后付诸于创作的原则。感动我的因素非关美丑,只要能在你我的心头上碰撞出涟漪,就能够成为好作品,我是这么认为的。
期待被观看的方式:
观众可以抱持着轻松愉悦的心情观赏作品,姿廷迄今为止的作品多为抒发生活所思所想,或将体感到的自然感动产出,我秉持着艺术的感动是无远弗届的沟通语言的信念,相信藉由艺术构成的想法和触动能传进每个喜爱艺术的人心中。
举作品<醒悟的道路>为例,此作品原为北上省亲路途中,见到滨海公路旁夕阳在海上画出一条金丝的情景。感动当下心头是涌出念佛号的升华感,深记此一想望,以半抽象半写实的形式完成了本件作品。单看作品可从色彩的配置与节奏中判断出是夕阳与海景的场景,如若再细细品味,兴许能够将视线停留在作品的高光处,神往身历情境下的那一份触动。
代表作品:
青木 (黃敏欽)
1980 出生於台中清水,台灣
2003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美術系,學士畢業
2009 《戀人絮語》個展,總太如來藝廊,台中,台灣
2009 《黃敏欽個展》,東海大學43號創藝實習中,台中,台灣
2013 東海大學,美術系研究所,碩士畢業
2013 《叢綠》黃敏欽畢業個展,東海大學藝術中心,台中,台灣
2014 《青春嶺-藝術新星》聯展,科元藝術中心,台中,台灣
2015 《筆底春風》四人聯展,科元藝術中心,台中,台灣
2015 《聽見時空的聲音》四人聯展,拾光藝廊,彰化,台灣
2016 《青木個展》,科元藝術中心,台中,台灣
2017 《回溯2017〜1999》個展,大喜窩,苗栗,台灣
2017 《無無常 無無法》台灣當代水墨畫家聯展,杭州東街6號美術館,中國
2017 《藝趣橫生》G97當代畫會2017聯展,大墩文化中心,台中,台灣
2017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研究所,博士班修業中
2018 《新綠》2018個展,科元藝術中心,台中,台灣
2019 《具象.非象-東亞藝術交流展》,藝術座標畫廊,維也納,奧地利
代表作品
青木 丛绿二十七-春之日. 55X150cm.2018年 纸本胶彩,墨
青木-新绿五-茶之声. 2017年.45.5X53.cm.纸本胶彩,银箔,墨
青木-丛绿八-青口莺茶.2013年. 45.5×53cm. 纸本胶彩,墨
孟昭光乃孟子七十一代后裔,毕业于台湾艺术大学,钟情水墨,是一位不落俗套的艺术家,她的画就如一首首美丽的乐章,淋漓水墨中流动着缤纷彩色旋律,结合中西之美学概念,不役于传统的江眼前所见、心中所现自由挥洒于写实、写意、抽象、意象之间而独创属于廿一世纪的新风格。
画历
个展及联展于:台北国父纪念馆及全台各地、美、日韩、纽澳、义、俄、土耳其、纽旦、巴林、港澳、及中国大陆各省。
经历
画展评审,水墨画讲师、港都小姐、环球小姐、模特儿选美评审、网络电视艺术节目主持人、台北市国际杰人会理事、中华艺风书画会理事长等职。
绘画是种无声的语言,纪录了远古至今的天地风貌、生活方式、以文字无法完全表达的具象诉说着千万年来山川的震折、生活的演变,然而在科技发达的时代,绘画不再只是纪实,而是内在思维的表达,有感于此,孟昭光将所学之西方色彩、空间、光影等绘画概念巧妙地融于中国传统之笔法墨韵中,以扎实的绘画功力筑于中华文化底蕴之上,或具象、或抽象、或意象以各种素材媒彩,不役于笔墨,无拘无束自由挥洒出眼前所见;心中所现,创作出水墨画廿一世纪的新风貌。
代表作品
黄山微雨 139x70cm
足下功夫 139x70cm
锺馗架魅 139x7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