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理想与愿望
创作出既是我个人独有的又是属于我们这个年代的中国画,是我的理想与愿望。因此我诉之于「直觉」,忠实于「自我感受」,将生活上所见、所知、所想(联想、想象、幻想)表现出来,它是「有感而发」是有灵性的、活生生的。
(二)创作信念
1. 别人做的我不做(除非我再有新的发现)
2. 别人不敢,我敢(但非标新立异,哗众取宠)
3. 别人不能,我能(绝非无的放矢,而是有意义的创作)
多年来,它是我创作的座右铭,或许目前我尚未完全做到,但我将全力以赴,因为唯有如此,才能突破、创新,建立自家天地。
(三)关于我的画
日常生活身边的一景一物都是我创作的源泉,尤其是孩提的生活,最难忘怀。因此,我画了许多乡土的题材,如谷仓、牛车、蓑衣、草席、四合院、农舍、甘蔗园、木瓜树、迎神赛会……等。这些景象伴着我的童年,护着我成长,朝夕相处,自然有深厚感情。记得小时候,我家前院空地上,母亲种了很多木瓜树,从种子发芽到开花结果,最后木瓜进入我肚子里,这一切的一切,是如许的熟悉、亲切,你说我能不画它们吗?
年岁渐长,负笈到都市,换了截然不同的环境,然而,由陌生到熟捻,久而久之,我也感受到它所产生的后遗症,工业化所带来的副产品,文明脚步所生的病痛,譬如脏乱的堆积,藏污纳垢。对传统的摧残,偌大的庭园、水池、假山已不复见,只留下破落的断桓颓墙,从上头斑驳的雕饰,隐约可辨出它昔日的风光,而今,只躲在小角落,黯然叹息,这些昔日王谢的庭台舞榭,已然随着夕阳的余晖,逐渐隐没,而墙脚的绿草,依旧生机蓬勃的舒展它油油的新鲜,盎然拥抱着春日的阳光。这朱雀桥、这鸟衣巷的一切,却都教人无可奈何。此类题材,令我疯狂,好一阵子我迷上它,说实在,到如今我还是惦记着它。有时我也臣服于科技文明的伟大、烟雾弥漫的炼油厂、巨大的调车场、无边无际的港口,也曾在我的画里出现过。
后来出国进修,纽约这个国际大都市,委实叫我着迷,一切是那么新鲜、有趣,要是给她打个分数、最美最丑、最好最坏,她都得第一名,可表现的东西太多了。就以雪来说、下雪前冰冷、萧瑟的感受;下雪时雪花天上来的气势,霎那间天地一片雪白,在寂静的路上一个人独自漫步,让雪花打落在头上、衣上,看着它滑落,此情此景,真叫人不知身在何处,因此我画了许多雪景。纽约有百万金元的高楼大厦,也有藏污纳垢、脏乱不堪的商店街,还有路上乞讨的醉鬼…等,都是我喜爱的好题材。不晓得为什么,我对泥土颇有好感,随时随地,我都会看看此刻我脚下的泥土世界(水泥地、沙地、草地……)黝黑色泽、松软、坚硬不同的土质自由的散列着,加上正在发芽的小花小草,从层层泥土中冒出来,那股劲儿,给我很多的启示,激发了我创作的冲动。
所以我的画中,有些是怀念童年生活的情景,多少带有思古幽情,有些是借残缺(如破落的一角断桓颓墙)来表达小市民的心声与岁月无情的感叹。有些是描写机械文明的震撼,有些则讴歌宇宙生命的生生不息,丰硕与强健,如我画甘蔗、木瓜树、花卉、苹果……等,画面上总是枝叶茂盛,果实累累,表现宇宙生命的丰盛之美。这恰与古人所谓「简」(单纯之美)成一对比。有些则追求自然的法则与奥秘,然后用我自己的绘画语言来表达我对宇宙人生的看法。
我对绘画材料的选择与应用,端看表现的内容而定,就纸而言,生宣丶矾宣(蝉翼宣)、色宣、冥纸(拜拜用的纸)美国卫生纸、厚纸板、道林纸都在我使用之列,最近我更用塑料材料的草稿纸(drafting paper)来画雪景,有时我将不同肌理(质感)的纸拼凑在一起,我也试着制造适合自己用的纸。就色料而言,传统国画色料、广告颜料、水彩颜料、压克力、油画颜料、蜡笔我皆用。有时单独用,有时混合用。偶而我也将色料或墨调浆糊来用。就笔而言,主要是用毛笔,间以秃油画笔、水彩笔。有时更用纸、滚筒、塑料布、砂纸来代替笔,以某现某种特殊肌理效果。
在媒体的使用上,虽然我是以国画为主,但我不希望把自己只限定在国画水墨上,有时由于创作的实际需要,我也用油彩、水彩、压克力、摄影、版画来创作,有人说画水墨就专心水墨,还搞什么油画水彩,这种观点,可能因人而异,就我而言,前述不同种类的画,媒体虽不同,然而在最高层次上艺术本质是相通的,假如智慧、能力、时间、精力允许的话,我为什么要自我限制呢?或许是这个缘故吧,我有些作品是将水墨、水彩、油彩等不同媒体,综合使用,如"冬眠"这幅画,纸是草稿纸(drafting paper),画面上的点线是水墨技法,而土石与青蛙的有趣肌理是水彩与油画,利用油水相斥的道理来制作的。
在创作过程中,我有下列的转变:(1)客观成分逐渐降低,主观认知逐渐增多。(2)从精细描写慢慢走向写意。(3)画面的构成朝多视点如「旋转视点」发展(如图群鸭戏水)。(4)更多东方韵味的追求。(5)由表现因光线(太阳光、人造光……等)照射而形成物体的形、明暗、体积、量感、空间……等。转变为心理的光(内心的光),扬弃了传统的空间观念,立体感、明暗、物体固有色等,而变成平面化(flat plane)的表现,尝试以点、线、面、墨的浓淡层次、结构、机能(功能function)、形与机能、结构间相互之关系、韵律、肌理、变形、纯粹的形与色等来创作。我的这些转变,并不是说我不在画精细描写的画,或不再画光线照射下的空间、明暗等,而是我个人在创作上比重份量的转变,以及新拓展的表现方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