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自述 ─ 关于我的现代画卷制作

表现内容
    表现台湾这块土地与我们在这块土地上走过的脚印、足迹,如淡水河、总统直选、清明时节、九分过客⋯等,因此,在我的作品里,除了具有绘画性外,并兼含历史性、社会性与生命的意义,现就这四方面分述如下:
一、 绘画性
    台湾的绘画,一直无法独立成长,甚或建立台湾的绘画风格。在中国大陆情结、日本东洋画与西洋绘画强势影响下,失去自我,虽然在国民政府迁台后,日本势力消退,但相反的,中国情结加强,与西方绘画再度压境下,仍是在迷失中。我试图以台湾意识为主导,理性的思考面对中国大陆与西方。希冀发现或架构自我的台湾绘画风格,就如同美国当年摆脱欧洲文化,为自己建立的纽约抽象表现派与普普风格等。
    我此次是以水墨画特有的长卷形式来构成画面,以移动视点,非透视的来自由组合,但在题材、内容、材料、造型、色彩、空间、肌理﹙质感﹚、线条、墨色、水、油之间,我皆中西兼容并蓄,再加入我的个性偏好作全新的表现,有别于传统中国画,也不同于西画。
二、 历史性
    我所表现的是属于台湾历史的。政治民主化是台湾历史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街头抗争、游行表达了人民对自民主平等的渴望。反对势力有计划的推出各种运动,对民主化的催生奠基,功不可没,但同时在这种过程中,政党的利益、政客的私利,往往摆第一,民众福祉成为祭品而牺牲。政治形同骗术,政局成骗局,政客是最大的说谎者,是非真假莫辨,对、错已无标淮,那一个骗成了,他就是胜利者,于是少数人独享那政治大饼,一般老百姓的福利、社会问题仍然存在,只是从这儿变到那儿,表面上似乎解决了,但实质问题还在那儿,政客们个个戴着假面具‥‥‥。我冷眼旁观,以隐喻、讽刺、批判,类似西方的表现派方法来呈现台湾政治历史的片段。
三、 社会性
    我所展现的是台湾这块土地居民的生活、习俗。就风俗而言,台湾是一个充满民间信仰的社会,阐明了人鬼神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及其衍生的典章制度,我以一个生活其中,并历经四十余年,就我所看到、感受到的阐述出来,我以清明节为例,展现了清明节的场景,同时也隐含了一个旧社会即将结束,但新社会尚未建立的过渡时期的痕迹。
四、 生命的意义
    台湾历史社会的主体是人,说到人,必会触及到作为人的生命的意义,我以象征死亡符号之一的墓碑来作为探讨生命的意义。墓碑为生命画上了句点,但其背后所代表的生命历程、意义,何其深遂、幽深,这其间的哲思、智慧正是人类文化的精华。
 
表现形式、技法
基本上我的形式技法是架构在三方面上,一是自然宇宙的体悟,二是中西文心艺术的应用,三是我个人独有的、与生俱来的性向品味。自然本身就是个无尽宝库,应有尽有,只要我们用心体会感悟,随时都会有惊喜的发现,随便一棵树的表皮、海边石头的造型、肌理、纹路、色彩……,都提供我日新又新的形式技法。中西文化、绘画艺术,历经千万年的累积,多少祖先的智慧蕴藏其中,当然是我们创作方法的最重要来源之一。各种材料、创作、要素、创作理论、表现风格……,不一而是。至于我个人独有的偏好,是最重要不过,它是建立自己独有形式技法的不二法门,例如我喜爱丰富,所以我的画面多而满;我喜爱斑驳趣味,因此我画面喜做肌理效果……。
 
作品解说
     (一)解构的年代:是表现台北「总统直选」游行抗争的场面,如前述(历史性),基本上我是以省思、批判的角度来创作,来布置画面,在材料上是以画布压克力、油彩;在造型上是夸张、变形,并借用面具、鹰钓鼻、狐狸、猴子、蜥蜴、猪、青蛙、老鹰、驴子诸多动物,来象征政客的内心世界。在颜料的使用上,是以画刀厚涂,且是在画布上先涂暗色底,再用画刀盖上浅色,再用木刀刮出线条、轮廓。我试图呈现出在游行队伍中,人性本质面的表露,有真为自由民主而奋斗、有自私自利、有借机谋利、有乘机报复……。
     (二)关渡风雨中:我是展现淡水河的风土民情。淡水河图系列有五张,此次先展出一张<关渡风雨中>。台湾东北角的风雨是台湾自然景观特色之一,由于这样的自然条件,相对的与此相调适的人文景观自然有其特殊性。我以水墨为基调,来表现水墨淋漓,墨、彩水乳交融的风雨情境。在构图上以长卷形式安排,材料是以描图纸、水、墨、彩。先设计好草图,再施笔墨,再做肌理趣味,再设色。过程中特重水与墨,水与彩的相互渗透、交融、冲击,要求表现出风的动感、雨的湿润,与风雨间的巧妙、分合关系。
     (三)清明时节图:我是呈现清明节时,台湾人民(台北县土城第一公墓),扫墓的情景,一种对生活习俗的省思,有怀思也有对社会结构变迁,习俗逐渐改变的无奈,我想表现出土的原味,与在此泥土上的人文活动,构图是采取长卷方式来处理,材料是土黄色厚纸、墨、彩。我先以毛笔线条勾形,再以水墨烘染,再施彩。最后以白粉画烟,务必呈现出习俗祭拜中的美化效果。在人物部分,是以传统双勾线条与西画素描(速写)相结合,再敷以淡彩。希望能呈现出台北县郊区人民的穿著与神情。
(四)九份过客:我是借九份山城,岩壁上的荒废、破旧骨坛来探究生的意义。九份在台湾历史上有过流金岁月,但也有其沧桑一页,这期间,多少生命在此得意风光,但也有不少在此失意落魄终至无生无息的死去。虽然生命终有结束的一天,但其过程作为,每人不同,当然其结局也就殊异,这期间,到底生命的意义在那里,价值在何处?
 
结论
  此次画展,是以台湾为主题,展现这块土地及其人民所走过的脚印。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自媒体

微博:

 

网友留言

  • 睡骨 2018年9月19日
    袁老师好

日历

2018 年 10 月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31